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番邦觐见 (第2/4页)
狄仁杰说道,倘若这个时空另找一个查案的高手能得到陆安康认可的也自然只有狄仁杰一人了。 而眼下,虎敬暉的到来,可不仅仅只是传召。 “陛下从十六卫中选了一十二人,准备三日后用,至于什么用途,未曾说明。”虎敬暉言道:“让我们过来向狄大人请教。” 十六卫中选了一十二人? 那这一十二人必然都是高手。 说起这十六卫,不得不从前朝说起。 随炀帝大业三年,将原本京都十二府增改为十二卫、四府﹐合称十六卫府或十六府(后人习惯上也称十六卫)。 其十二卫为:左右翊卫(原左右卫府)﹑左右骁(骑)卫(开皇十八年设置的左右备身府)﹑左右武卫(原左右武卫府)﹑左右屯卫(原左右领军府),左右候卫(原左右武侯府)和左右御卫(新置);四府为:左右备身府(原左右领左右府)和左右监门府(依旧名)。十二卫统府兵、宿卫京城;四府不统府兵,左右备身府负责侍卫皇帝;左右监门府分掌宫殿门禁。 十二卫所统之兵称“外军”,各有军号如下:骁骑(属左右翊卫)﹑豹骑(属左右骁卫)﹑熊渠(属左右武卫)﹑羽林(属左右屯卫)﹑射声(属左右御卫)和佽飞(属左右候卫)。此外,左右翊卫又兼领“内军”。“内军”指左右翊卫下属的亲﹑勋﹑武三侍(隋初为亲﹑勋﹑翊三卫﹐唐代同隋初)统辖的五军府和另属东宫的三卫三府之兵﹐均由高官子弟充当。 唐初也沿袭开皇旧制﹐仍称十六府。 龙朔二年唐高宗改百官名时﹐始正式定称为十六卫。在中央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