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传奇_第244章 吕氏春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4章 吕氏春秋 (第3/4页)

   其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着作。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高诱说吕氏春秋“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这说明最早的注释者早已点明吕氏春秋以道家为主导思想之特征。

    作为崇尚武力的秦朝,有吕不韦这样一个人还是不错的,可惜的是秦朝后期采纳的是发家的意见,整个国家完全是严刑峻法,什么都按照法律来,不尊重人情,一点小事就要杀头,割鼻子,实在是不像话,民众苦不堪言,就连秦末农民起义的陈胜和吴广,还有项羽和刘邦都是被逼着造反的。

    在吕氏春秋的下面,雨弋发现了一段话,是备注在书的后面,应该出自作者吕不韦之笔。

    秦国如此强大,却厚武而薄文,如今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长此以往,必定会富强自己的国家。于是我也招来了一些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客多达三千人,我招揽他们并不是要扩充自己的势力,是为了我们的国家啊,我招揽的形式与四公子是不同的,并不看重他们的勇猛,而十分注重文才,经常举办辩论会,就是要在这个方面争个高低上下。

    不看重勇猛并不是瞧不起那些猛将,因为我们秦国当前猛将如云,缺少文人墨客,没有必要再蓄养征杀之士,再者那些善谋善断之人都着书而立,广为流传,造成的影响很大,不但可以天下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