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5章 (第2/3页)
备吗?” ceo按了按眉心,对公关部经理说道。 “联系一批科普自媒体,让他们宣传一下加工工艺对食用油品质的影响,以及对人体的危害性,记得写得严重些。” “再找几个独立记者,小作坊不是在线上销售吗?让他们去卧底调查,拿成分做文章,一定要把热度炒起来!” 于是很快,华国的网络悄然刮起了一阵妖风。 先是有人卧底拍摄“黑榨油作坊”,放出各种惊悚的“科技狠活”,并暗示国内许多中小型榨油企业为了成本都在依此cao作,大量进入消费能力较差的下沉市场,攫取暴利。 他们口中的这些“黑作坊”的特征十分明显——地处偏远小镇、号称采用本地原料、规模不大且几乎不使用任何大品牌大公司的成型设备。 虽然没直接点名津南和荒漠奇迹,但视频中有几个镜头取景自羊力乡,而且还在片头和片尾反复出现,暗示之意十分明显。 随后,又有大科普自媒体开始发文细数“黑科技榨油”可能生成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及这些物质对人体造成各种危害,并描述了大量极端可能性。 通篇读下来,仿佛吃的不是食用油,而是喝了敌敌畏。 然后开始有人在网上发各种小品牌食用油的图片,明里暗里说这些都是黑作坊,其中就有“津南”和“荒漠奇迹”。 没收到公关费的网站平台,自然也不会费心的替几个小品牌控评。有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媒体还跟风蹭热度,把那些不出头不公关的品牌用春秋笔法罗列成名单,阴阳怪气地质疑这些产品的安全性。 更有一些主播嗅到了臭味,煞有其事地在镜头前义愤填膺地讨伐品牌,恨不得自己一张嘴就能让对方秋后问斩,还叫嚣着要去给广大群众主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