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 第224节 (第4/7页)
成身退,沈烈见了先生,上前请了个假,言明回去稍加整理就赶往州学去。 一群先生格外和蔼,都道莫急,又勉励几句方才离去。 曾刺史也领着众官员回了州署衙门,他一腿的泥,自是要回后宅清洗,夫妇二人往后宅里去,曾三郎叹息:“惜桑氏非男子也。” 范妃娘见过了这一程,加之她自己也是女子,自来知道女子在这世间比之男子受到的束缚要多得太多,对丈夫这话更能感同身受。 然自小生在世家大族,越是接近顶层,范妃娘也越是清楚,数千年来形成的规矩和轾梏想要打破有多困难。 “三郎献犁时不妨在折子中写明桑氏女子的身份。” 至于润色美言,范妃娘觉得不需要,只桑氏那两个心愿,不需再添任何笔墨,原样写在折子上,值大齐一统,这就是民心向道。 第241章 道 官员走了,百姓们一时还没舍得走,尤其是城外的乡民,有识得陈老汉、卢老汉、陈婆子或是大兴庄任意一人的,一时都围过去问话,足有一两刻钟,才由得他们离去。 大兴庄众人是晕晕陶陶、脚踩棉花云似的回到庄子里的,倒是桑萝,犁献出去了,赏也拒了,这桩事在她心里就算是做好了,了了,便不再挂在心上了。 她自觉日子可以如常的过,却不知道自己那一日的表现到底影响了多少人。 沈烈好似找到了自己的道。 从前读书,他是想挣出个出路,能给桑萝好日子,能护得住桑萝,能由得桑萝尽情琢磨她喜欢的那些东西,经那一日,却是不同了。 他在桑萝和曾刺史身上都看到了属于他自己的道,一条更加清晰、明确的读书科举做官之后该走的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