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 第136节 (第6/7页)
多当属许家,还都是精粮细粮,豆子什么的都是放在里面丰富品类的;周家呢,虽不是大富,那也是十里村第一号,更是正正经经的好教养,人家里就算是两个儿媳娘家也是不差的,周村正地多,家里存的粮本来就比各家多,后边还没少买,周家也不缺粮。 施家、陈家、卢家其实是相当的,她们陈家因最早跟着桑萝做买卖,后边又有桑萝给接的东福楼的供应生意,手上积攒稍多一点。 而施家和卢家,施家人口少,卢家人口多,再有卢家一分家,山谷里要说稍差一点的其实是卢家长房,因为孩子太多了,但卢老汉和卢婆子分家时分粮也照顾到了这一点,不至于让卢家长房多窘迫,所谓的差一点也是跟山谷中别家比对而言,然后卢二郎有打猎的本事,这差距才拉出了一点。 但也就是这一点。 秦芳娘看到那袋子,结合婆婆刚才那话,脑中出现的第一个人就是王春娘。 为什么? 因为她最穷吗? 还真不是。 缺粮不缺粮的,山谷里要论缺粮,时间放长才有人缺,当下谁家会缺粮?他们早早就囤了粮,还避过了后面这一次交税,比外面的大多数人处境要好太多了。 第一反应锁定王春娘,那是因为人品。 家境只是辅助分析的一个方面,人品以及各家之间的了解才是让大家脑中第一反应最快锁定王春娘的原因。 嗯,还拜上次她把各家存粮的事漏给娘家知道那一桩所赐。 就这么说吧,王春娘本来就是这一群人中唯一一个不被信任的存在,是综合各种因素不得已才捎带上还要防备她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