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6 (第3/4页)
上行卷道:“你说的不错,先不论他那后半部分观点正确与否,他在治水上的确有大才,若不用,可惜了。” 林清婉松了一口气,行礼道谢。 任尚书认可了林清婉的举荐,第二天再上朝时便把栗丰的行卷带上了,大家议完政事后便拿出来给大家一观。 他笑眯眯的称赞栗丰,“虽朴实无华,却都是干货。” “哦,我看看,”礼部尚书先伸手接过,看这厚度便笑道:“这是做的赋?” 打开一读,才扫一眼便觉不对,待读了两段便忍不住头疼,“这是策论?谁投卷投这个?” 其他大臣纷纷来看,其中几个管过水利的心中一动,接过来一起研究。 这行卷要是有人单独送到他们门上,他们未必有耐心看下去,但任尚书先看了一遍且认可了,那就说明它有可取之处。 所以大家都拿它当公文仔细研究,这样便耐住了性子。 而这篇行卷是栗丰将他写的书的主要论点归纳下来的,干货不要太多。 几位大臣研究了一下,忍不住微微点头,虽然有些观点不敢苟同,但不妨碍他们看出了他的治水之能。 所以他们也看出了任尚书意思,这是想为他们工部积累人才呢。 几人想了想,问道:“此人籍贯哪里?姓甚名谁?” 这是打算给他一个机会的意思了,任尚书笑道:“河中府栗丰,据说曾在河中府衙做过十五年的文书,专管河道那一块儿的。” “难怪呢……” “就不知年岁几何?” “听说他是及冠后接的他父亲的手。” 大家更满意了,尤其是工部的两位侍郎。 三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