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4 (第1/4页)
。 家世,阵营和知名度等,因为大梁和大唐一样,科举是不糊名的啊。 两篇相差不大的文章,一个是他们听过的人,一个是名不见经传的人,那么他们肯定会选择他们听过名字的人。 甚至对出名的人他们还会大大降低要求标准,这也是投卷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 之前林佑和卢瑜等都是抱着头卷的想法来京城的,先积累一定名声,科举时更占优势。 甚至连人选他们都选好了,可经历了洪州之事,几个孩子都沉静了不少,这次皆没有投卷。 可作为被皇帝召见过的书生,他们在朝中大臣那里的知名度还真不低。 钟如英上下朝时听那些同僚说起考生来,其中便有林佑和卢瑜的名字。 林清婉点点头,心中愉悦起来。 看出她高兴,钟如英便笑问,“可有人与你投卷?” 林清婉摇头,“我一不是公主,二不在朝为官,怎么会有人与我投卷?” “那是他们有眼无珠,你现在可是陛下和娘娘跟前的红人,”钟如英挤眉弄眼的道:“就是我都要退一射之地呢。” 钟如英和长公主近来收投卷都快收得烦躁了,偏还不能拒绝,谁知道这里面有没有藏着未来大梁的栋梁? 一是为了发掘人才,二也是为了不得罪将来的同僚,钟如英把每一份投卷都认真看了,然后就忍不住烦躁了。 其中有好的,自然也有不好的,好的她自然是要见见人再向同僚推举,可不好的更多,有些诗文真是狗屁不通。 她也是从小便读书识字的,这是以为她是武将便糊弄她? 钟如英挑出好几篇差到极点的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